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中国经济成绩单:问题略多,但也不必太悲观

CF40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19-05-15

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2018年经济运行情况,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9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预期发展目标。

中国四季度GDP增速为6.4%,预期6.4%,前值6.5%。6.4%的增速为约十年新低,前低为2009年一季度的6.1%。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这个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居首位,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8万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总的来看,2018年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宁吉喆说。

图片来源:摄图网

01

消费红利亟需发挥作用

刺激有效需求有赖逆周期调节

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

宁吉喆认为,总的来看,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升,我国2018年消费结构总体是升级的,其中一个重要趋势是商品消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

“我们正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所以要转变思维,实现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追求更高质量、更好的效益,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来改善我们的生产结构。配合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也要调整,为了消费而投资,改善消费的基础设施,这都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使消费红利、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 宁吉喆称。

另一方面,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处于温和上涨区间,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1.9%,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CF40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指出,从现在看来,2%左右的通货膨胀水平是比较低的,同时PPI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我们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就要增加有效需求,包括进出口、消费、政府开支。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不好,市场悲观情绪较重,私人企业不太愿意投资,出口又受中美贸易摩擦和世界经济形势影响,比较难控制,因此比较容易掌控的就是基础设施投资。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基础设施投资会带动经济增长,对消费有挤入效应,而不是挤出效应。” 余永定称。

对于近期市场担心的“通货紧缩”问题,宁吉喆表示这个说法很不得当。宁吉喆提出,今年物价温和上涨还是可以预期的。物价本身是一个表象,背后是市场供求关系。逆周期的宏观政策要解决结构性矛盾,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考虑供求总量的平衡。

“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逆周期调节还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就是对冲下行压力,在结构上采取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这都有利于改善供求关系,有利于结构性去产能、结构性去杠杆。”

02

投资增速面临压力

财政政策发力尤为关键

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5636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9%,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加快3.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5%,加快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8%。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8%,这一数值比上年回落15.2个百分点。路透社评论表示,基建投资大幅下降是拖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主要原因——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略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6%。

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明分析称,2018年传统口径的基建投资到年底几乎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制造业投资虽然表现还可以,但2018年制造业投资里面很多是改建、而非新建,很难持续,再加上工业企业利润下滑明显,制造业投资增速在2019年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张明认为,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下行值得关注,非国企的利润增速下滑会更加显著,或对未来的民间投资增速带来明显影响。加上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出口行业,随着贸易摩擦对出口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凸显,民间投资增速在2019年下滑也是大概率事件。“2019年增长和通胀都会下滑,宏观政策应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而在宏观政策中,货币政策属于总量调控政策,侧重于短期总需求调节,结构调整并非强项。此外,货币政策侧重于解决供需平衡中的供给问题,对市场需求的调节并非强项。因此,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被各方寄予厚望。

目前来看,财政政策发力的关键问题在于赤字率要不要突破3%。近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编辑部组织专家就赤字率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专家认为,在现如今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提高财政赤字率有其必要性——通过减税降费、增加支出等积极措施带来宏观经济的总体平衡,短期赤字的增加反而会增强财政的可持续性。

03

贸易抢跑效应或已透支

对冲政策亟需加大发力

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50亿元,比上年增长9.7%;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164177亿元,增长7.1%;进口140874亿元,增长12.9%。进出口相抵,顺差为23303亿元,比上年收窄18.3%。

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9%、5.7%和11.2%;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良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13.3%,高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3.6个百分点。

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分析指出,如果2019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增速的偏离进一步收窄,根据前述历史的经验,中国外贸出口的表现将大概率好于进口(无论增长还是下降),这有助于扩大中国整体外贸顺差,外需将对稳增长形成支撑而非拖累。

但市场方面主流观点认为,虽然贸易总量创历史新高,我国出口表现普遍超出市场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关税预期导致出口提前。随着2018年底中美和谈预期增强,关税继续提高预期消散,前期抢跑效应已被透支,目前我国进出口或已进入“补课”阶段。

从我国12月外贸数据来看,我国进出口表现均远不及前值和市场预期,且同比增速均为负值:按美元计,中国12月进口同比-7.6%,预期4.5%,前值3%;出口同比-4.4%,预期2%,前值5.4%。CF40成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伍戈分析表示,出口乏力叠加进口走弱,2019年我国外贸将呈现双弱格局。

应对我国外贸的进出口双弱格局,一方面国内逆周期对冲政策亟需加大发力,以提振经济动能;另一方面,外需强弱会显著影响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力度,我国有必要大力探索外需的多元化发展,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应对外贸环境变化的重要抓手、保持对欧出口相对平稳、发展第三国作为迂回式出口的“通道”等。

04

就业形势还需观察

结构性矛盾有待改善

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万人,连续6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

2018年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8%-5.1%之间,实现了低于5.5%的预期目标。12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

4.9%的失业率是否能够准确描绘中国的失业情况?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表示,仅失业率一项指标不足以表现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具体情况,还需综合劳动人员工资水平及工作时长的变化。“多项数据结合在一起看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判断,单看失业率不足以给人足够的信心。”

此外,对于近期多家媒体报道的富士康年前大规模解雇员工等现象,宁吉喆回应称:“个例是有的,同时还要看到新的企业还在进入中国,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包括百亿元规模的也在进入,外资有进有出是正常的,跨国企业在全球调整布局,这会带来一部分职工的转移就业和再就业。”

宁吉喆同时表示,无论是在沿海还是在中西部,在相当一些企业当中也发生了技工短缺、熟练劳工短缺、新型人才短缺的现象,所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还是比较大的。“这些现象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促进就业优先政策的落实,使得人民群众有就业,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生活不断改善。”

此外,1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年将从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力度幅度、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提供大规模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加大对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稳就业。

05

过度解读人口危机无益

中国人口红利仍然存在

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

从性别结构看,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9%。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18年中国新增人口数量较上年减少,人口出生规模连续第二年出现萎缩,出生率创历史最低,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创新高,劳动人口数量也出现首次下降。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于1月3日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称,长期的低生育率会导致高度的老龄化和人口衰退,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多重挑战,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该报告指出,对于生育率转变非常迅速的中国而言,如果低生育率不能很快得到扭转,将会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局面。

对于近期网络上中国人口负增长、人口红利消失的言论,宁吉喆回应称,人口的数据不是只看一年,要长期观察,历史上我们有过人口高峰,现在人口的结构变化也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所以,不必过度解读。“2018年中国人口保持正增长,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其中相当比例是二胎,这个数字是很可观的,而且劳动年龄人口仍有约9亿人,中国的人口红利仍然存在。”

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近日也发文表示,人口因素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将是长期和趋势性的。“从我们的分析来看,短期内人口结构变化对近期潜在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整体作用还比较有限。”

06

尽快破除悲观预期

不必看空中国经济

市场普遍预计,2019年我国外部环境可能更加严峻,国际机构也普遍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宁吉喆对此问题表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最大的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国内环境也在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且在不断凸显。同时,我国经济正在处于转型升级当中,还在经历转型之痛。“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我们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很不容易的,成绩来之不易,当然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宁吉喆称。

在余永定看来,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也并不像业界悲观者看的那么糟。“只要政策适度、适当,2019年中国经济是可以实现稳定的,甚至实现某种反弹。”

余永定认为,应该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积极度,变“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在财政、货币的组合中,宏观调控应该由财政政策扮演主角,货币政策扮演配角。同时,为避免大水漫灌,总量调控应该谨慎控制房地产,使房地产投资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使房地产投资在GDP的比重下降到合理水平。

“破除悲观情绪的最直接办法是尽快使悲观预期落空。”余永定说,“中国政府以治理能力超强而享誉世界,我们应该对2019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抱有足够的信心。”

我国2017年GDP增速被下调至6.8%,减少的6367亿去哪了

本轮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四方面、三阶段

值得收藏!彭文生详解中国版“量化宽松”路径

理解总理座谈会上的扎心话:“必要的增长速度”是多少

徐忠今年第一个信息量巨大的演讲,深度剖析中国经济增长难题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专业智库平台,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与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与国家开发银行、清华大学、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以及经济、金融类专著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好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